在以文传薪火,爱国谱新篇——“我与祖国共奋进”征文活动中,来自2024级环境科学与工程3班陈静雯同学的《火果燎原,红心向党——村支书的乡村振兴爱国路》,以基层党员的真实视角,书写爱国答卷,这位扎根乡村20余年的老党员,用脚步丈量土地,以行动践行初心,让小小火龙果结出致富果实。
作品展示:
如果说爱国是一首磅礴的史诗,那在我心中,堂伯伯的故事便是其中一段鲜活的注脚。他是我们村的村长兼书记,一位把“爱党爱国”刻进骨子里,将“为人民服务”践于行动中的中国共产党模范。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的家乡从普通村落蜕变为美丽乡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铿锵前行,更让家乡的火龙果特产绽放出致富的光彩,一年一度的火龙果节成为了我们献给祖国的独特礼物。
堂伯伯常说:“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乡村的今天,更没有我们老百姓的好日子。”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建设家乡的无穷动力。

乡村振兴,生态先行。他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带头整治乡村环境,修路、改厕、建文化广场,一点点改变着村庄的面貌。曾经的泥泞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杂乱的院落焕发出整洁的新颜,荒废的空地建成了村民休闲的乐园。每次走在村里,看着白墙黛瓦、绿树成荫的景象,村民们都会由衷地夸赞:“这都是书记带着我们干出来的,咱村现在跟城里的公园似的!”这美丽的乡村图景,是他以实际行动绘就的爱国底色——让家乡美起来,让祖国的乡村处处皆风景。
而家乡的火龙果产业,更是他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浓墨重彩之笔。我们村的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合种植火龙果,可过去一直是零星种植,不成规模。堂伯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外出考察学习,请教农业专家,带头成立了火龙果种植合作社,鼓励村民们加入。他挨家挨户做工作,讲解种植技术,分析市场前景,打消大家的顾虑。

还记得合作社刚成立时,有村民担心销路,堂伯伯拍着胸脯说:“大家放心种,销售的事我来想办法!”他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参加农产品展销会,还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拓宽销售渠道。渐渐地,我们村的火龙果凭借着优良的品质,打出了名气,远销省内外。
更让人欣喜的是,他提议并组织举办了火龙果节。每年火龙果成熟的季节,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都会聚集到我们村,赏田园风光,品火龙果宴,参与特色活动。火龙果节不仅让我们的火龙果销量大增,更带动了乡村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堂伯伯总是说:“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就是我这个党员最大的责任,也是对祖国最好的报答。”
火龙果的红色,是果实的颜色,更是爱国的颜色;火龙果的甜,是果实的滋味,更是幸福生活的滋味。堂伯伯用一颗红心,带领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闯出了一片天,让小小的火龙果成为了爱国与奋斗的象征。
他的故事,是千万个基层党员干部的缩影;我们村的变化,是祖国乡村振兴伟大成就的一个小小见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从堂伯伯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与情怀,更感受到了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付出,是为家乡、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光与热。
我愿以堂伯伯为榜样,以笔为媒,以心为纸,书写更多新时代的爱国篇章,与祖国共奋进,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这篇作品以小见大,用基层党员的奋斗故事,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更诠释了“爱国是脚踏实地的付出”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