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追溯大嶝岛“福文化”,书写新时代福篇章

时间:2025-02-14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而“福”字,则是春节最鲜明的符号,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2025年,是春节成功申遗元年,厦门华厦学院环境与公共健康学院的“嶝岛福行”社会实践队,带着对“福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承使命,走进了厦门市翔安区大嶝岛,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

福字传情,温暖乡村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乡村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息,实践队的队员们满怀热忱,早早便精心准备了一批精美的大红“福”字。每一个“福”字,都凝聚着队员们对幸福生活的期许与祝福。


实践队员们准备“福”字


在发放“福”字的过程中,实践队的队员们与村民们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生活故事,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表示这些“福”字不仅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氛围,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关爱。

这场送“福”活动,不仅拉近了实践队员与村民的距离,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村民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青年一代的期许与鼓励,他们希望实践队的青年们能够带着这份责任与使命,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实践队的队员们也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将这份温暖与激励带回校园,传递给更多的同龄人,让“福”文化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开花结果。


实践队队员为当地村民送上福字与祝福


实践队队员与村民们交谈


福地寻根,历史见证

大嶝岛是“福文化”的传承之地,更是两岸同胞共同抵御外敌的见证之地。1937年,金门县政府迁至大嶝岛,成为抗战时期金门地区行政运转的核心枢纽。金门县政府总部旧址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融合了中西方建筑元素,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

实践队成员们参观了金门县政府旧址,深刻感悟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交融。这一旧址不仅是抗战时期的重要办公场所,更是两岸同胞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的珍贵历史见证,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与不屈的抗争精神,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

大嶝岛作为“福地”,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之地,更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文化与情感交融,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们继续书写属于两岸的“福”篇章。


实践队在大嶝金门县政府旧址前合影


福韵文史,感悟发展

翔安区政协文史馆是实践队此次活动的另一重要站点。馆内陈列着丰富多样的展品,从珍贵的历史照片到详实的文史资料,从地方特色的非遗实物到艺术价值的书画作品,每一件展品都意义非凡。这些展品共同勾勒出人民政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政协委员在履职过程中取得的斐然成绩,也展现出翔安人文历史的深厚底蕴。

每一幅照片、每一份文献、每一件实物,都仿佛在诉说着翔安这片土地上的奋斗故事与辉煌成就,传递着“福文化”的深厚内涵。实践队成员们在这里深刻体会到,“福”来源于不懈的奋斗与团结,来源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创造,真正理解“福文化”的核心——通过共同努力,创造幸福生活。


实践队在文史馆内展开探讨


实践队在文史馆前合影留念


        福满心田,青春力量

        实践队队员丁丁:

        漫步大嶝岛,古老的建筑、独特的民俗,处处彰显着两岸同根同源的深厚文化纽带。在与当地居民交流中,听他们讲述往来故事,那些期盼团圆、渴望亲情的话语,让我对两岸血脉相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送“福”活动,笔墨之间,凝聚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饱含着两岸同胞携手共迎未来的心愿。这次实践,让我深刻领悟到福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在我心中种下了守护“福”之源,传承“福”文化的种子。

        实践队队员黄丽颖:

        在大嶝岛的社会实践中,我们探访了金门县政府旧址,追溯了两岸文化的深厚渊源,深刻感悟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交融。这次实践不仅增强了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激发了我们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憧憬。我们将以这次实践为契机,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福”字篇章,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队队员黄方舟:

        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大嶝岛与金门隔海相望,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我看到了大嶝岛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发生的巨大变化。曾经破旧的渔村,如今变成了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这让我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乡村成为充满希望的田野。

        追溯大嶝岛“福文化”,书写新时代福篇章,我们一直在路上。






  Copyright(C) 厦门华厦学院 地址:厦门市集美文教区天马路288号 邮编:361024 电话:0592-6276202 技术支持 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