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别大意,反诈知识要牢记!

时间:2025-05-02



“疯狂星期四,V我50看看实力!”

“我,秦始皇,速打钱!”

“您的100个兵马俑待签收”

当荒诞整蛊短信化身互联网时代的黑色幽默,人们在戏谑调侃中早已练就“防骗体质”,但当真实世界里的“诈骗”披上了“正经通知”的外衣,你还能火眼金睛识破伪装吗?


70AF6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常见诈骗手段的神秘面纱,并分享有效的防范措施,帮助大家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

一、大学生专属“诈骗剧本”大曝光

1. 兼职刷单诈骗:躺着赚钱的甜蜜陷阱

骗子在校园群、社交平台发布“足不出户,日赚百元”的刷单广告,承诺“垫付本金,佣金丰厚”。先以小额返利获取信任,等你投入大额资金后,便以“任务未完成”“系统故障”为由拒绝返款,甚至威胁恐吓。许多同学因轻信“轻松赚钱”,不仅血本无归,还可能背负债务。

2. 校园贷诈骗:低息背后的致命圈套

打着“零抵押、秒到账”旗号的非法校园贷,表面利率极低,实则暗藏高额手续费、逾期费。一旦借款,利滚利的债务将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更有骗子冒充正规贷款平台,以“审核失败需缴纳保证金”“账户冻结需解冻金”等理由,诱骗转账。


4AF20


3. 冒充老师或同学诈骗:熟人身份的信任杀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班级群、同学信息,伪装成辅导员、老师、学长或同学,以“紧急缴纳学费”“突发意外急需用钱”等借口,利用对熟人的信任实施诈骗。尤其在开学季、考试周等特殊时段,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

4. 网购退款诈骗:虚假优惠的连环套

谎称“您的快递异常,请点击链接核实。”、“您有一比未支付账单,即将逾期。”引导你点击虚假链接填写银行卡信息,或下载“官方客服APP”,实则是盗取你账户资金的恶意程序。部分骗子还会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以“会员退费”“积分兑换现金”等理由实施诈骗。


5C4BA


二、防诈三“不”,守住钱袋子

1. 不信“天上掉馅饼”,远离高风险诱惑

牢记“刷单违法,兼职需谨慎”,正规兼职不会要求先交钱,更不会承诺轻松赚大钱。

2. 身份核实“三步走”,不轻信转账要求

电话确认:接到“老师”“同学”借钱请求,第一时间拨打对方常用电话核实;

当面询问:涉及班级事务缴费,向班委或学校官方渠道确认;

官方验证:收到网购退款、客服通知,直接登录平台查看,不点击陌生链接。


553C3


3. 信息保护不暴露,筑牢隐私防线

不随意在陌生APP、网页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等敏感信息;

社交平台谨慎添加陌生人,接到可疑电话、短信,立即拉黑并向辅导员报备。

三、万一被骗,这些操作能“止损”!

1. 立即切断联系:停止与骗子任何形式的沟通,防止被二次诈骗,并在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寻求帮助;

2. 冻结账户: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挂失银行卡,更改社交账号、支付密码;

3. 保留证据:截图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记录对方账号、手机号等信息。

诈骗手段千千万,保持警惕别上当。这个五一假期,希望大家在享受假期的同时,时刻保持警惕,享受一个安全、快乐、放松的假期。


492A8


                                           ——撰稿人:阮小微




  Copyright(C) 厦门华厦学院 地址:厦门市集美文教区天马路288号 邮编:361024 电话:0592-6276202 技术支持 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