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华厦学院环境与公共健康学院23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加“追寻领袖足迹 赓续中华文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以厦门祠堂文化未切入点,开展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厦门祠堂的实地探访,了解学习祠堂文化、了解相关历史事迹和人物生平,研究和学习嘉庚精神等方面课题,学习继承嘉庚精神。
2024年1月18日,由23级环境科学与工程2班张河强、康蕾、杨浩、江焱安4名同学组成的探“祠”寻闽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王昕的带领下,依次前往厦门市集美区的集美大祠堂和板桥张氏宗祠,厦门市同安区的芦山堂苏氏大宗和洪氏祠堂,体会大同小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特色,了解家族历史,领悟人物魅力,继承优良品德,学习祠堂文化。
探“祠”寻闽社会实践队通过探寻集美大祠堂了解到嘉庚精神的由来,看到了嘉庚先生基金会对后代的帮助与扶持,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嘉庚先生传承下来的精神追求。
集美大祠堂
通过探寻板桥张氏宗祠,不仅了解了板桥张氏的历史沿革,其中还有出自板桥的抗日英雄张圣才,值得一提的是张氏张宝果正是陈嘉庚的德配夫人,也对其对台渊源有了一定了解。
板桥张氏宗祠
通过探寻芦山堂了解苏氏祖先们惊人的智慧,科学家苏颂的种种发明如“水运仪象台”,《本草图经》都令后人赞叹不已,引领着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造的步伐,苏颂经久不衰的创造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芦山堂苏氏大宗
在探寻洪氏祠堂中,了解到厦门市同安区祥平街道凤岗社区岗头的“甜粿”文化。大笼甜粿传统制作技艺,是福建省厦门市传统技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了解甜粿制作过程
探“祠”寻闽社会实践队也通过与当地居民的走访交流中,知道了更多关于当地家族与人物历史史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
社会实践队在探访当地居民
祠堂作为闽南传统大厝,装饰繁华热闹,飞翘的燕尾脊,精美的雕塑、剪粘、彩绘是闽南人情感的纽带。周围的事物不断变迁,唯有它们屹立不倒,厦门祠堂,无论从文化、历史、建筑、工艺的角度都有可探寻的意义。
厦门祠堂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和研究当地的祠堂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还能在传播祠堂文化上起到一定影响力,了解八闽大地上闪光的思想、革命的贡献、先进的发明、精湛的技艺、非凡的创造,从“闽人智慧”中感悟勤奋、开拓、智慧的福建形象,增强文化自信。对其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