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营养配餐设计与评价 (1)课程定位 《营养配餐设计与评价》是“营养与健康”微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旨在系统教授科学膳食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方法,结合现代营养学与中医食疗理论,培养学生针对不同人群(如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特殊生理阶段人群等)制定个性化营养配餐方案的能力。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后续《慢病食疗技术》及《药膳配方设计实践》等课程提供技能支撑。 (2)课程目标 ① 知识目标 掌握人体能量与营养素需求的计算方法(如宏量营养素配比、膳食参考摄入量); 理解不同生理阶段(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人群的膳食原则; 熟悉常见食物的营养特点及搭配技巧(如蛋白质互补、低GI食物选择)。 ② 能力目标 能独立完成个体或群体的膳食调查与营养状况评价; 能设计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平衡食谱,并优化其成本与适口性; 具备运用营养软件(如膳食分析系统)进行配餐设计与效果评估的能力。 ③ 素养目标 培养“科学膳食+精准营养”的实践能力,避免盲目跟风; 树立以循证营养学为指导的职业责任感,关注公共营养健康问题(如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 2. 中医养生与经络保健 (1)课程定位 《中医养生与经络保健》是“营养与健康”微专业的特色理论课程,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核心,系统介绍传统养生理论与经络保健技术。课程融合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健康管理理念,帮助学生掌握体质辨识、经络调理及四季养生方法,为《药膳配方设计实践》及《慢病食疗技术》等课程提供中医理论支撑。 (2)课程目标 ① 知识目标 掌握中医养生基本原则(如阴阳平衡、顺应四时)及九种体质的辨识要点; 理解经络系统的基础知识(如十二经脉、常用保健穴位); 熟悉药食同源理论及常见养生食材的性味归经。 ② 能力目标 能针对不同体质(如阳虚、湿热)制定个性化养生建议; 能运用艾灸、推拿等基础技法进行日常经络保健; 具备结合现代营养学解读中医食疗方剂的能力。 ③ 素养目标 培养“整体观+个性化”的中医健康管理思维; 树立科学运用中医养生技术的职业伦理意识,避免伪科学传播。 3. 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 (1)课程定位 《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是"营养与健康"微专业的核心应用课程,以现代健康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预防医学和营养学知识,系统讲授健康风险评估和疾病预防干预的方法与技术。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健康监测、评估和干预的能力,为后续《慢病食疗技术》及《功能性食品与膳食补充剂》等课程提供健康管理理论基础。 (2)课程目标 ① 知识目标 掌握健康管理的基本流程(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干预实施→效果评价); 理解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及三级预防策略; 熟悉健康风险评估工具(如健康问卷、体检指标解读)的使用方法。 ② 能力目标 能独立完成个体健康风险评估报告; 能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营养、运动、心理等多维度); 具备开展基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的能力。 ③ 素养目标 培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大健康理念; 树立循证医学思维,科学评估健康干预效果。 4. 慢病食疗技术 (1)课程定位 《慢病食疗技术》是"营养与健康"微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以现代临床营养学和中医食疗理论为基础,重点讲授常见慢性疾病的营养干预策略和食疗方案设计。本课程衔接《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和《营养配餐设计与评价》,培养学生针对特定慢性病开展科学膳食干预的专业能力。 (2)课程目标 ① 知识目标 掌握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常见慢病的病理特点及营养治疗原则; 理解各类慢病食疗方案的作用机制和科学依据; 熟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 ② 能力目标 能针对不同慢病患者制定个体化食疗方案; 能评估和调整现有膳食方案的干预效果; 具备指导慢病患者进行科学饮食管理的能力。 ③ 素养目标 培养"医养结合"的慢病管理理念; 树立科学严谨的食疗观,避免伪科学误导。 5. 药膳配方设计实践 (1)课程定位 《药膳配方设计实践》是“营养与健康”微专业的特色实践课程,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营养学与食品工艺学,系统培养学生设计、制作与评价药膳配方的实践能力。本课程衔接《慢病食疗技术》与《中医养生与经络保健》,强调“药食同源”理念的应用,提升学生在功能性食品开发与健康餐饮服务中的创新能力。 (2)课程目标 ① 知识目标 掌握药膳配伍的基本原则(如“四性五味”“君臣佐使”)及禁忌; 理解常见药食同源食材(如枸杞、山药、茯苓)的功效与应用场景; 熟悉现代药膳标准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与质量控制要点。 ② 能力目标 能针对不同体质或健康需求(如气虚、失眠)设计经典药膳配方; 能结合烹饪工艺改良传统药膳,提升适口性与接受度; 具备药膳安全性评估与功效宣传的科学表达能力。 ③ 素养目标 培养“传承与创新并重”的中医药膳发展观; 树立规范使用药食同源原料的职业伦理意识。 6. 功能性食品与膳食补充剂 (1)课程定位 《功能性食品与膳食补充剂》是“营养与健康”微专业的现代应用型课程,聚焦功能性食品的科学原理、开发技术与市场规范。课程融合营养学、食品工程与法规知识,培养学生针对特定健康需求(如免疫调节、肠道健康)设计和评价功能性产品的能力,为健康食品研发、营养咨询等职业方向提供核心技能支持。 (2)课程目标 ① 知识目标 掌握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分类及主要活性成分(如益生菌、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的作用机制; 理解国内外膳食补充剂法规标准(如中国保健食品注册、美国FDA认证); 熟悉功能性食品开发流程(从靶点筛选到功效验证)。 ② 能力目标 能根据人群健康需求(如运动营养、抗疲劳)设计基础产品配方; 能解读功能性食品标签与宣称的科学依据; 具备评估和比较市售膳食补充剂品质的能力。 ③ 素养目标 建立“循证科学”思维,批判性看待功能性食品的功效宣称; 强化合规意识,遵守保健品宣传的伦理规范。
|